海关数据统计显示,今年上半年,跨境电商今年进出口增速10.5%,这一数字高出中国外贸整体增速的6.1%。
大概自2014年开始,中国卖家开始在亚马逊平台上活跃。其中亚马逊最大的三个市场分别是北美、欧洲和日本,中国卖家最多的还是北美市场,最初中国卖家只要从1688上直接批发货品,铺到亚马逊上卖就能赚钱。那个时候亚马逊的销量能够占到整体中国卖家销量的90%以上,亚马逊几乎相当于跨境卖家平台的代名词。
转折点大致是在2021年,亚马逊成为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,但在整体中国电商卖家的销量占比中已经有所下降,大致降到70-90%区间,很多别的新型平台和市场都在出现。
电商市场和电商平台选择的变化,背后也是中国卖家的变化。随着中国卖家数量的增多,竞争更“卷”,对卖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从最开始只要铺货就能卖,到需要开始重视客户体验,更加注重产品差异化;而另一部分商家选择开始建立品牌。
从「铺货型卖家」,到「品牌型卖家」
在这一阶段开始,跨境卖家的基本类型会被大致两类:一类是“铺货型卖家”,即以数量巨大的SKU取胜,看到市场上什么火就卖什么,这类卖家现在依然仍有生存空间,但是需要有非常巨大的规模效应,同时也对电商平台的技术能力有要求,比如需要依靠API等技术能力大量上货。
另一类即“品牌型卖家”,顾名思义,即卖家会打造自己独特的产品和品牌,这类卖家的规模不一定很大,但是生意相对稳定,顾客忠诚度高。但是,这类卖家前期投入很高——在Facebook、Google等品牌投流很贵,一般来说投流成本可以占到整体销售成本的30%甚至更高,这也构成了品牌型卖家的较高进入门槛。近一段时间以来,各个平台流量普遍变得更贵,不过,整体投流的成本基本稳定在20%-30%。
品牌型卖家也带动了独立站平台的兴起和蓬勃,他们依靠独立站平台打造平台,而不需要依赖任何电商平台,纯粹依靠自己投流吸引终端顾客。全球最大的独立站平台是Shopify,这也是中国独立站卖家最喜欢使用的平台,即便本土平台Shoplazza, Shopline很努力地推出各种更中国卖家友好的功能,由于Shopify打造的巨大流量,它仍然是最多中国卖家使用的独立站平台。